歷史

西元1500年第一批歐洲人,葡萄牙船隊在迪亞哥•迪亞斯的指揮下抵達,並將此島命名為Sao Lourenco。

1790年代,馬里納國王安德利安納玻尼馬力納利用歐洲的武器和顧問統一了高地的馬里納部落。

19世紀期間,馬達加斯加發展成現代國家,擁有訓練精良的軍隊、政府、教堂和正式的教育體系:

(1)1820年,英國簽署條約承認馬達加斯加為一在馬里納統治下的獨立國家。

(2)1890年,一項英法條約中將控制權轉讓給法國。法國人在喬瑟夫•蓋里尼將軍的指揮下成立了殖民政府,法語成為官方語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反對外來政權的憎恨在1947年3月的暴動中達到頂點。終於在1960年馬達加斯加宣佈獨立,菲力柏•慈瑞納納成為第一任總統。

獨立後法國仍然維持他們的軍事基地,並經營商店。右翼的慈瑞納納繼續統治政府,直到1972年他殘暴地鎮壓逐漸竄起的反政府組織,民意要求他下臺。由他的陸軍指揮官蓋柏瑞•拉曼特索接手。

拉曼特索和法國重新協定互助合約,關閉法國軍事基地,企圖建立集體式社會。他也斷絕和南非、以色列及台灣的外交關係,並和中國大陸及蘇聯建立聯繫。

1975年2月,經歷數度政變之後,拉曼特索被迫退位,陸軍上校理察•拉茲曼德拉瓦取而代之,卻不到一星期即被槍殺。叛軍集團宣佈軍事接管,並在前外交部長迪迪爾•拉茲拉卡的領導下成立新政府。

1970年代末期,拉茲拉卡企圖實行政治及社會改造,切斷和法國的關係,向共產國家尋求幫助。

1981-82年間,債務危機使拉茲拉卡重新思考他的定位。

1989年3月,拉茲拉卡第三度被選為7年任期的總統,也引起了造成6死至少70傷的暴動。

1991年初,示威遊行持續了好幾個月,數十萬人要求他辭職,他只好同意起草新憲法。

1991年8月10日,31名和平示威者在拉茲拉卡富麗堂皇的新宮殿前,遭北韓訓練的總統侍衛射殺。到了此時,法國介入,呼籲以投票決定馬達加斯加的未來。

初選於1992年11月舉行,反對勢力候選人阿伯特˙薩非教授45.8%得票率勝過拉茲拉卡。

1993年2月決選中,薩非以70%的選票結束了拉茲拉卡17年的獨裁統治。

 

【資料來源MOOK 自由自在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