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萬物的運作都需要能量,所以,我們身體的四肢能動、心臟能跳、大腦能思考、能生長發育、能繁衍後代,沒有能量也是不行的。
我們從飲食攝取到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經過重重化學反應,最後產生能量及熱量,提供我們的身體使用。
在營養學上,最主要的熱量單位是大卡(千卡,kcal);一公克的醣類與蛋白質能提供4大卡的熱量,脂肪為9大卡;酒精也有熱量,每克的酒精則能提供7大卡熱量;至於營養素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水則不會提供我們身體熱量。
人體攝取食物轉化成熱量後,用以維持人體基本心跳、血壓等代謝,一部份的能量會轉化為肝醣,存於肝臟與肌肉之中,幫助短時間內肌肉收縮和維持血糖平衡。多出的熱量則轉化為脂肪組織,存於皮下或內臟周圍組織。時下流行的名詞:鮪魚肚或啤酒肚,是脂肪大量堆積在腹部的結果,常見於男性,而女性久坐者則可常見脂肪堆積在大腿和臀部。
如果吃得太多、消耗不完,身上的脂肪就會越堆越多,最後造成肥胖問題,也增加了身體負擔,形成健康上的危機。雖然不時有人在提出各式各樣的減肥花招,但『少吃多動』仍是永遠不變的體重控制原則。
根據每日活動量及為了調整體重至健康體重,可計算每日建議攝取熱量
一位民眾身高160公分,體重65公斤,BMI25.4kg/m2(=65÷1.6÷1.6),體重屬於「過重」。
因他的工作為坐辦公室,屬輕量工作,每天攝取熱量應在1300至1625大卡之間(=20~25大卡*65公斤)。
多運動和健康吃,肥胖者每天減少攝取500大卡熱量;或減少攝食300大卡熱量,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就可以每周減重約0.5公斤。提醒您!控制體重時,每日熱量攝取不可低於1200大卡。
資料提供: |
健體領域教師 學務處衛生組彙整 |
資訊聯絡: |
衛生組長羅世鑫 07-8021765-521 a2005@csjh.kh.edu.tw |
網站製作: |
資訊執秘林家吉 07-8021765-518 bhcsjh@csjh.kh.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