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騎機車的安全

 

主題說明

   機車的購置及維護費都比汽車便宜很多,機動性又高,因此普遍受到歡迎。不僅青年人很喜歡,老人也很愛使用,一般都做為交通工具。依據調查(陳子儀、陳雅珍,1993)我國65歲以上老人,習慣每日固定外出運動或工作時,使用機車做為交通工具者,都佔有一定數量。
  由於機車是二輪的機動車,行駛中車的穩定度都須依賴騎乘者操控,所以,機車比汽車更為危險。另外,騎機車者的身體係完全暴露於車外,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其傷害通常相當嚴重。因此,需要老人理解,騎機車時應特別注意安全。

 

 一、老人日常生活與機車的關係

 二、老人騎機車交通事故的原因與傷害

 三、機車構造與駕駛操作的特徵

 四、老人騎機車的安全對策

 五、老人騎機車的方法與須注意事項

 
 

一、老人日常生活與機車的關係

 

我國65歲以上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和機車的關係,大致可以分為二大類,即外出運動時騎機車到運動目的地為工作利用機車做為交通工具二種。
  依據調查我國65歲以上老人習慣每天外出運動者中的18%是騎機車到目的地。另有習慣每天外出工作者中的46%,也是騎機車到工作地點,或為工作上所需要做為交通工具使用。
  由此可見,我國65歲以上老人中,有近二成的人每天都會騎機車外出運動,另有四成六的人每天須騎機車外出工作。所以機車對我國老人生活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

回頁首

 

二、老人騎機車交通事故的原因與傷害

 

一、老人騎機車交通事故的原因

    依據警政署1995年至2005年統計資料,有關65歲以上老人騎機車的交通事故原因,經彙整如圖2-3-1(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我國65歲以上老人騎機車的交通事故原因,情形較嚴重的前五項,說明如下:

    (一)未注意車前狀態

        騎機車未注意車前狀態而發生交通事故者有14.4%。通常駕駛車輛(含騎機車、腳踏車)時,駕駛人都會配合車速將眼睛焦點向前方移動觀察前方道路狀況(約10秒後將會到達的位置),確認前方路況的安全。因此,車速越快,車前的模糊空間就會越大,所以在模糊空間突然衝進人或車等時,駕駛人根本就無法看清楚,所以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還有高速駕駛時的動態視力也比靜態視力差,視野也較小,因此車輛在高速行駛時,很難看清楚車前狀況。當車將駛進環境複雜(如交岔路、市場、學校附近)位置時應該充分降低車速,不但能看清楚,又有足夠時間作危機處置。所以記得要看清楚車前方狀態,一定要先減速。
       

    (二)左轉未依規定

        機車左轉時必須橫越二次不同方向的快車道,所以比較危險。因此在左 轉時發生交通事故致死者高達12.4%。通常市區道路的部分交岔路處會設有「機慢車兩段左轉」標誌。在路口要左轉時,應依標誌指示,先 行駛至右前方路口之左轉代轉區等待,俟該方向號誌顯示允許直行後再開。雖然麻煩又耗時,卻能確保左轉時的安全。
       

    (三)未依規定讓車

        騎機車沒有依照規定讓車導致發生交通事故死亡者高達9.7%。機車體積較小,機動性高,使得機車駕駛人認為路口那麼大,機車所佔面積這麼小,而忽略讓車規定。例如路口處設有「讓」的標誌,是在告示駕駛人讓路,即應在路口前就減速,以慢行或停車觀察幹道線行車狀況。未依規定讓車,而進入幹道的危險行為,也是違規肇事的主因。
       

    (四)橫越道路不當

        騎機車橫越道路時未注意而發生交通事故而死亡者的百分比為4.5%。騎機車橫越道路,必須經過二個不同方向的快車道,所以必須看清楚左右來車,判斷車速距離安全無虞後,才好通過。
       

    (五)未依規定減速

        騎機車沒有依規定減速導致發生交通事故死亡者的百分比為4.3%。機車是兩輪車,行駛穩定性遠比汽車差,如有外力(風、雨等侵襲時)會更加危險。所以騎機車經過交通複雜的路段,有季節風或下雨天時都要減速行駛。
       

二、老人騎機車交通事故傷害部位

       依據警政署統計65歲以上老人騎機車交通事故受傷害資料加以彙整如圖3-2-5(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我國65歲以上老人騎機車的交通事故,頭部受傷害致死者,則高達73.4%。其次是複合傷害(即全身受到傷害者)有14.1%,胸部傷害是6.2%。即65歲以上老人騎機車發生交通事故者,絕多數都是頭部受到傷害致死亡。
     

回頁首

 

三、機車構造與駕駛操作的特徵

 

一、機車結構上的特徵

      機車是二輪車,行駛中完全依賴騎乘者控制其平衡與穩定,容易受到外力(風或氣流)影響而失去平衡和穩定性,而發生傾倒。  大型車在超越機車機車時的瞬間,機車會受到汽車推壓的氣流影響而搖晃。大型車超越過機車後,又產生另一種氣流,然後受氣流流向所產生的吸 力,將機車吸向汽車側偏移。若大型車與機車之間的間隔過於狹小時,很容易發生擦撞或碰撞的交通事故。
     

二、機車容易陷入他車視野死角

      機車從結構上而言體積很小,車身又低,所以很容易陷入他車(尤其大型車)的視野死角,而發生危險。另一方面,騎乘機車的人,往往會有一種錯誤觀念:認為機車沒有車身,所以騎機車不會有視野死角。實際上,騎機車同樣有視野死角,同時騎機車的人,眼睛都會 集中注視在將到達的道路中央位置上,所以能看清楚的範圍比汽車駕駛人更小。
     

三、機車煞車裝置與操作方法

      機車的煞車裝置和汽車很類似,都是分為前輪煞車和後輪煞車二個系統。不同的是操作的方法,汽車是以單腳踩煞車踏板就能使前後輪煞車同時作用。但是機車卻需要用雙手或一手一腳,分別操縱機車的前輪煞車和後輪煞車,是兩者最大的差異。假設以行車而言,機車除行駛平衡外,煞車的平穩問題也很重要,即在不同行駛條件下(例如車速、路面等),如何分別操作控制前後輪煞車,促使平穩,不失衡下 減速或停車,務須徹底理解和學習才能防止交通事故發生。

     

回頁首

 

四、老人騎機車的安全對策

 

一、理解老人身心機能退化與騎機車的安全

      65歲以上老人身心機能已有若干衰退,通常都會影響到視覺、聽覺,視野變小,神經、筋肉也因老化而失去敏感性。尤其機車是具動力的二輪車,近來隨市 場需求提高起步性能及行車速率等,若在操作上略有疏忽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事故。因此,務必對機車性能確實理解,並熟習正確駕駛操作方法,才能夠確保行車安 全。
     

二、騎機車應遵守事項

      騎機車與駕駛汽車一樣,必須考領機車駕駛執照,行駛於道路時也必須遵守交通法令的各項規定。

     (一)依規定騎機車

      騎機車外出時記得攜帶駕駛執照和行車執照,依規行駛於機車專用道。若沒有畫設機車專用道時,則行駛於慢車道或靠右側行駛。
       

     (二)依規定轉彎

      機車左轉時必須橫越二個不同向的快車道,所以轉彎時,應特別小心,如設有「機慢車兩段式左轉」標誌時一定要遵守規定轉彎。機慢 車兩段轉彎的交岔路口,往往在道路劃設「機慢車左轉待轉區線」中央位置。所以兩段轉彎時,應該駛進指定區內等候號誌指示行駛才安全。
       

    (三)交岔路口讓幹線車先通行

        交岔路口支線路口處往往會設置「讓」標誌,所以騎機車在進入交岔路口前一定要慢行或停車看清楚幹線,認定確實安全後才可以進入交岔路口。法令上規定支線進入幹線時應「慢行」或「停車」,建議大家為了彼此的安全,請一定做停車措施。
       

     (四)停車看清楚再開

        騎機車看到「停車再開」標誌時,一定要停車看清楚確定安全後再開,絕對不可以僅以減速慢行通過該危險路段或進入交岔路口,這種現象不僅是危險行為,又是違規的做法。

 

回頁首

 

五、老人騎機車的方法與須注意事項

 

一、騎機車出門前應注意事項

      騎機車外出前,記得攜帶駕駛執照及行車執照,同時也記得戴上安全帽,保護頭部安全。
     

二、行駛於專用道並應注意轉彎車

    (一)行駛於專用道

        道路設有機車專用道時,一定行駛於專用道,若沒有畫設機車專用道時,應行駛於慢車道或靠右側車道行駛。
       

    (二)直行在交岔路口內須注意轉彎車

        騎機車直行經交岔路時,在交岔路口內一定要注意同方向右轉車,或對向車道的左轉車有沒有靠近,例如一輛大型貨車正在機車左前方右轉。假使機車駕駛未注意繼續直行,很可能會陷入該車內輪差範圍內,很危險,必須注意。假使在路段中,想要迴轉橫越道路時,一定要注意左右來車,確定安全後才可以迴轉轉向。
       

    (三)騎機車注意停車時期和停車位置

        騎機車經過施工路段時,應注意施工區設置的標誌,遵守標誌指示行駛。如果剛好在交岔路口附近施工,想要看清楚標誌,車也不可以停在網狀線內,以免發生危險。騎機車在交岔路口等號誌指示(綠燈亮),應該將車停在停止線前(不可以越線),絕對不可以停在行人穿越道上,以免妨礙行人穿越道路的路權。
       

    (四)騎機車的裝載安全

        交通法令對機車的裝載有明文規定,僅就平時較容易忽略的幾項提出說明。 一輛機車行駛於慢車道,騎乘的二人也都戴安全帽,可是後座搭乘的人沒有照規定跨坐,其實側坐會影響機車平衡非常危險。另機車後座裝載東西外,座墊後端及側邊都掛滿東西,好像又未固牢。不但機車平衡受影響,前輪接地力恐會不足,而導致無法控制轉向,在狹路會車時,更是險象環生。

 

回頁首

 

資料來源:關懷老人 行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