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近年交通部大力提倡汽機車「禮讓行人」的觀念,但國小學童身型矮小,駕駛不察覺國小學童行經斑馬線而發生交通事故,為了維護學童安全,交通部和靖娟文教基金會推出「禮讓小旗」,教導國小學童搖旗或舉手過馬路,增加穿越路口時的能見度。
靖娟文教基金會27日在新北市板橋區文聖國小介紹新版「禮讓小旗」,交通部次長陳建宇、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到場帶領40名國小學童到校門口前的馬路,實際體驗「禮讓小旗」的功效。
根據交通部統計,今年1至7月,在所有行人交通事故中,穿越道路的風險最高,佔64.6%,若以年齡層區分,國中以下兒童因交通事故死亡者,平均每5人就有1位是行人,顯見兒童「行」的安全需要關注。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他們曾嘗試改善學校週遭交通環境保障兒童安全,然而成效有限,駕駛因不易察覺路口有小朋友通過而造成交通事故,有位媽媽和小孩一同過馬路,媽媽讓小孩走在前頭,駕駛轉彎時卻沒看到小孩,不小心撞傷小孩。
為了避免這類的交通意外,靖娟基金會去年開始針對核心學校試辦推廣「禮讓小旗」,今年再針對兒童需求與安全性重新設計製作,新版「禮讓小旗」,長約30公分的白色旗桿上頭,新增螢光黃的小手,讓國小學童夜晚也可使用,為了方便國小學童收納、攜帶便利,新版的「禮讓小旗」也多了伸縮功能。
首都客運駕駛林桂土認為「禮讓小旗」確實加強國小學童的交通安全,林桂土表示,小朋友的身高往往低於駕駛者的視線,倘若國小學童過馬路拿著「禮讓小旗」,將可大大提高能見度。 林桂土也提醒小朋友和行人,車子轉彎時,車身會貼近人行道,倘若駕駛沒有察覺到站在馬路旁的行人,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他呼籲小朋友過馬路時應距離斑馬線約3步,才能確保通行的安全。
交通部表示,「禮讓小旗」將結合國小導護裝備與崗哨制度推廣,建立國小學童通行路口自我保護的習慣「注意左右車輛,再舉旗或舉手通過」。交通部也將發放17萬支「禮讓小旗」給予小一新生以及正、副路隊長使用。
資料來源:禮讓小旗,小朋友平安過馬路--蕃薯藤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