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飆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一、影響行車秩序,妨害交通安全:飆車活動吸引群眾圍觀,使得交通秩序大為紊亂,其在高速蛇行或逆向行駛之情況下,更往往使得道路行車陷於癱瘓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二、製造噪音與環境髒亂:青少年飆車場所往往形成攤販聚集叫賣,在圍觀的群眾掌聲鼓噪、及引擎聲、剎車聲夾雜下,製造許多噪音,影響社會安寧:同時隨地丟棄之垃圾亦製造了環境之髒亂,污染乾淨道路。三、打架群毆,殺人暴力事件層出不窮:青少年飆車時,經常會與其他車隊成「較車」競速,在競爭過程中,極易因偶發事故,而群體互毆、械鬥,造成傷亡、凌辱等暴力事件。四、助長賭博歪風,形成不良風氣:飆車之現場往往會有賭徒藉機賭博,一決輸贏,因此飆車活動無形中助長了賭博歪風,又形成一種社會不良風氣。五、衍生犯罪案件:青少年飆車事件已變質產生許多攻擊、暴力行為,並有洗劫加油站、殺人、凌辱少女、公然挑釁警方、砸毀路邊停車或警車等紀錄,衍成犯罪行為,令人憂心。六、引發警民對立,增加社會成本:飆車活動已轉至青少年公然向警察之公權力挑戰之局面,蛋洗警察局、縱火燒燬警局、砸毀警車、衝撞警察:為免事態擴大,警方之強力取締有其必要,而在嚴格執法之同時,極可能造成傷亡,徒增社會成本。七、增加警察人力及勤務負荷,造成警力不足:為維持交通之順暢,防止飆車族滋事,警察必須增加人力及勤務負荷,使得原本警力不足之現象,更加雪上加霜,直接、間接影響到其化治安維護工作之執行。八、造成車禍與死傷,增加社會負擔:青少年競速飆車,無異於與死神拔河,具相當之危險性,然許多青少年不僅無駕駛,超速超載,且缺乏安全設備,加以暴力殺人事件,導致許多傷亡事件發生,諸多善後工作,增加社會負擔。九、造成個人遺憾終生,增加家庭悲劇:飆車活動引起之傷亡,或成為植物人,或終生依輪椅之事情屢見不鮮,造成個人遺憾終生,增加家庭悲劇。十、引發民眾恐慌,造成社會不安:飆車活動所造成的交通問題、攻擊、暴力行為。搶劫、殺人、凌辱少女,及公然向公權力挑戰等的問題,造成民眾恐慌心理,形成社會不安現象。
資料來源:大明高中交通安全網 |
|
高雄市立中山國民中學 2012 參賽學生:莊惠茹、陳致瑜 指導老師:林家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