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PM2.5: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之為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懸浮微粒粒徑大小有別,≦2.5微米(μm)的懸浮微粒,稱為細懸浮微粒(PM2.5),單位為微克/立方公尺(μg/m3)。

PM10:是指空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約相當於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5)的顆粒物,由於這部分顆粒物可進入人體的鼻腔和口腔,因此也被稱為可吸入顆粒物,通常用PM10來表示。

HCHO:甲醛(HCHO)是一種無色、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醇醚,目前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

CO2:空氣中常見的化合物,其分子式為CO2,由兩個氧原子與一個碳原子通過共價鍵連接而成。在低濃度時,二氧化碳氣體是無味的,但在較高濃度時會有酸性氣味,它可造成窒息和刺激。當吸入濃度比大氣層平常濃度高很多的二氧化碳時,它可以產生一種酸的味道和鼻子和喉嚨產生刺痛感,氣體溶解在黏膜和唾液中,產生了碳酸。

TVOC:所有室內有機氣態物質稱為tvoc,主要來源有油漆、塗料、膠粘劑、建築、裝飾材料、膠合劑、板材、壁紙、家具、家用電器、清潔劑、人體本身的排放、燃煤、天然氣等燃燒產物、吸菸、採暖、烹調等的煙霧、燃料燃燒、交通運輸等等。tvoc具有基因毒性,會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出現頭暈、頭痛、嗜睡、無力、胸悶等自覺症狀;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出現食欲不振、噁心等,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出現變態反應等。

CO:一氧化碳,分子式為CO,是無色、無臭、無味的無機化合物氣體,比空氣略輕。由於一氧化碳與體內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紅蛋白較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慢3600倍,當一氧化碳濃度在空氣中達到35ppm,就會對人體產生損害,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又稱煤氣中毒)。

O3:臭氧是一種淡藍色氣體,微溶於水,易溶於四氯化碳或碳氟化合物而顯藍色。臭氧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過量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它主要是刺激和損害深部呼吸道,並可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對眼睛有輕度的刺激作用。

illum:照明。